感谢皇家7号的原创投递

在欧美,程序员—高级程序员—分析师—高级分析师—架构师,是条很明确的发展路线,所以google、redhat、microsoft大把3、40岁的程序员。在中国不同,28岁以上基本是项目经理,35岁以上基本是部门经理,试问,中国的程序员不是80后的,难道是50后、60后的?

有人总喜欢拿80后的来说事,就像前2年喜欢拿女大学生来说事一样。随着2000年扩招,80后大量涌入社会,找不到工作,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当200个人争抢20个职位时,那180人大可高呼“找不到工作”!君不见,招聘信息上都写着“年龄35岁以下”。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扩招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整体下降,真才实学的人很少,于是各企业总喜欢设立一些门槛,如英语6级、高级程序员证书、****认证等,我就看过深圳某食品厂,没有任何外贸业务,也要求CET-6,令人诧异;另一方面,书本知识与工作应用脱轨,这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进一步压缩了80后的就业面,若想兴师问罪,应该找中国教育部。

有些80后的确实眼高手低,但毕竟是极少数。现在的就业形势,没有哪个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天子骄子,盲目的开工资。从另一个方面讲,对企业要求高薪的,说明他对该企业有较高的期望,如果一个效益不好的公司,他连面试都不会去参加,又怎会喊7、 8000?君可知,外企提供的待遇通常高于员工价值,某A价值6000,那他一定能得到7000以上,这些外企都是傻子吗,不,他们知道这样能够获得员工更高的忠诚度,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对工作的珍惜,从而转换成努力工作,这些无形的价值,一旦形成了企业文化,就不是6、7K了,而是600、700K。 Google为员工提供那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仅仅是因为钱多到没地方花吗?反观国内公司,某A能力价值6000,人力部拼命压缩至4000,不来就算了,如果特别想要该人才,就开5000,然后承诺一大堆,什么每年有加薪、晋升机会,每年有旅游机会,做满3年工资不低于****,有高级培训机会,3年后还有出国机会………结果进了公司才知道被骗了。于是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某A就去了外企。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恶性循环!

有人说80后的浮躁,对面试不尊重,甚至不参加也不说一声,这其实取决于企业,而不是个人。如果是IBM、Google,即使没有时间也会挤出时间去面试。我曾经参加 IBM的面试,是这样的:1周前电话通知,你有足够的时间准备;1天前电话询问能否参加面试,是否需要延期;面试当天,专门有人接待;当你走进面试会议室,桌上已经有1杯热茶,面试主管已经等了10分钟;面试结束后有人送你下电梯;面试2周后有邮件告诉你被录用或是拒绝。在这种企业是很愉快的事情,即使这次没有被录用,留下了好印象,以后也会梦想着进入该公司。再来看看国内企业:1深圳腾讯,有一次去面试,进会议室后有人说:稍等我们去找面试官;也没有一杯水,干等了20分钟,进来个人说,领导今天不在,不好意思,改天再通知你来吧……我只好说了句脏话。2深圳华为,9:00面试,让你在大门口等待、排队,站了1个多少时后,10:00开始写卷子,不通过就说,我们有消息再通知你,其实1个月都没有消息;如果笔试了通过就面试,几轮下来,需要1整天的时间,连饭都没有吃,自己解决(少数部门除外)。于是我后来陆续拒绝了华为8、9次,这种对他人不尊重、经常死人、还要老员工辞职的企业,又怎么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最后关于工作压力的问题,这是属于公司氛围的问题。没有谁能够解决全部问题,现在讲究的是团队。有些公司员工遇到问题,大家相互探讨,很快就解决了,公司正常运作,员工积累了经验;而有些公司喜欢丢下一句话,你下班之前给我解决,否则周末加班。结果没有解决,就是一怔痛骂。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压力,有谁不辞职的?

写在后面的话

80后找工作,找到和没找到,是有很多原因决定的,除了自身修养外,企业、社会都应该负责任。有背景的不需要找都有工作,有能力的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的,还是需要工作。多给80后的一些机会,10年后,这些人才是挑大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