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是2003年之后最为热门的互联网概念之一,它不仅使人们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 "的低沉与迷惘中走出来,再次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创新热潮,而且将互联网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服务的收益与互联网广告(Pc-Internet AD)的收益相当,为190亿美元。

       Web2.0是2003年之后最为热门的互联网概念之一,它不仅使人们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 ”的低沉与迷惘中走出来,再次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创新热潮,而且将互联网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许多新的应用和服务(诸如 blog、Vlog、Podcast、Wiki、SNS、RSS、P2P)正迅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人们的数字化生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图景,并对社会产 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经济学家》著名记者安德雷斯·克鲁斯(Andreas Kluth)认为,Web2.0将从2007年开始改变主流社会。

        但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正在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改写着互联网和整个世界,那就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当Web2.0越来越流行、 越来越普及的时候,mobile 2.0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围绕mobile 2.0进行的理念讨论、会议和活动日益频繁,而mobile 2.0理念下应用创新也正在风起云涌,互联网正在从PC向Mobile变迁,一种非同寻常的变化正在发生。

从PC-internet到Mobile-internet

        2006年4月7日国际第一投行摩根斯坦利发布了一份《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报告(Global internet trends),这份报告由被称为“互联网投资女皇”玛丽.米克(Mary meeker)及其团队操刀,对互联网的发展的当前状态及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了做了精辟分析和宏观的把握。在这份报告中,玛丽.米克(Mary meeker)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判断即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正在由PC-Internet向Mobile-internet转变,手机在某种意义上 已经主导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将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机会。

        这一判断由系列数据作为支持。在这份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已经是互联网用户的2倍以上,在2005年20亿的手机用户已经大于10亿的互联 网用户。200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服务的收益与互联网广告(Pc-Internet AD)的收益相当,为190亿美元。在某种意义上,手机已经在领跑互联网,手机无疑是下一个互联网机会。而移动互联网也带来新一轮的计算周期。摩根斯坦利 将IT和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计算周期;这五个周期是巨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个人电脑——>PC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如果说过去是序曲,那么移动互联网将可能比之前到来的周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在新一轮周期到来的时候,美国不再是一个领跑者,而成为一个追随者, 相反亚太区特别是中国成为这一互联网变革的主要角色。

        目前全球21亿移动用户是PC数量的3.5倍,移动用户年增长率为20%,PC用户增长率为1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相关产业1兆美元的收益,其中移 动运营收益为6000亿美元。全球短信收益达到500亿美元,2004年发送短信数量达到1.1兆条,创造收益500亿美元,在日本2005年通过手机发 送的Emai超过了电脑;无线内容方面,2005年JAMBA网站收益超过5.3亿美元;游戏方面2005年在手机游戏方面的消费达到18亿美元;在移动 商务方面日本有有3百万手机钱包用户用基于手机的预付费技术完成交易;在社区方面05年6月移动社区的领导者SMS.ac用有超过4000万用户;在音乐 方面,铃声下载已经达到30亿美元,日本通过手机下载的铃声和音乐是通过电脑下载的50倍。在中国,中国移动28亿美元的数据服务收益是全部收益的 20%,铃声下载1.7亿,单曲下载500万次,相当于1盘CD的销量。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的发展格局中,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扮演者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由于其独特的个性化色彩、其便携性、移动性正日益受到全世界用户 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成为日益流行的首选数字化设备。而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各样有趣的服务,例如短信、彩信、游戏、铃声、音乐、新闻、体育快报、多媒体 图片、视频剪辑、电影等也因创造了奇妙的用户体验而广泛流行。手机正在以更强劲的态势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代替PC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角。

        这使得摩根斯坦利对未来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的前景充满乐观,它预言到在不远的将来移动搜索、移动广告即将实现,即时通信、电子 邮件、社区、照片的共享应用将到处流行,移动互联网也将出现如Google和Yahoo一样的巨无霸企业,未来五年内手机将成为象钱包、钥匙、身份证一样 不可或缺的东西。

        而全球IT和互联网核心企业的领袖们对此也抱有同样的看法,Google CEO Eric Schmidt 说“移动互联已经是下一个即将到来的重大互联网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掌控着进入更大的网络世界的钥匙,将为人们带来更大的益处。” Inter CEO保罗.奥特里尼说:“手机已经比智能计算机多了10亿,我们不能忽略,在未来的10年它会创造一个软件业的新高潮”微软CEO斯蒂夫.鲍尔默 (steve Ballme)说“我们确实相信,我们正处在一个移动计算全新时代的端点上”微软技术战略高级副总裁艾瑞克.儒德( Eric Rudder)说的:“大多数人的首次数字体验将会通过手机获得!”

        目前3.34亿手持终端可以运行Java/BREW程序,已经有3.74亿设备可以接入2.5G /3G网络,移动内容在稳定增长。由此对于以Mobile-internet为平台的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开发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摩根斯坦利所追问的那样 ——对于移动用户来讲什么将会成为主导的杀手级应用?E-mail?短信?铃声?游戏?搜索?博客?本地化服务?为什么现在手持设备成为微型计算机,需求 更廉价、更快、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内容?

在未来Mobile-internet将会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

从Web2.0到Mobile2.0

      自从Tim O’Reilly在2005年9月写了其著名的论Web 2.0的文章以来,几乎每个人都想加入到 2.0 的洪流中来。于是 2.0 成为一种时髦的标签,出现了诸如“media 2.0”、“advertising 2.0”、“TV 2.0”等等各种各样与其相关的说法。看起来Mobile2.0似乎是Web 2.0一种自然而然的伴生产品。

       但实际上,几乎是在Tim O’Reilly写那篇著名的纲领性文章“什么是web2.0?”(What is web2.0?)的同时,英国移动产业咨询机构Futuretex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英国皇家学会(RSA)会员Ajit Jaokar正着手写下其关于 mobile 2.0的最初定义,后来在他的书Mobile Web 2.0也得到体现,这本书更进一步深入地阐释了在web 2.0 和 mobile 2.0相关应用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并首次提出了Mobile2.0的七条原则。在web2.0在全球范围内被人们热烈讨论的同时,Mobile2.0也引 起了人们深入关注和广泛讨论。

        在Ajit Jaoka之后,美国技术新闻网站Mashable 的创立者兼编辑、媒体专家Pete Cashmore、世界移动产业组织Mobile Monday的负责人Daniel Appelquist 、著名的手机游戏和手机软件制造商英国Tao Group 的CTO Paddy Byers、工作在西班牙的技术专家著名移动产业博客m-trends.org 的创立者比利时人Rudy De Waele等纷纷撰文,发表对于mobile 2.0的理解和看法。将对于mobile 2.0的讨论逐步推向深入。

        尤其是在2006 11月7日-9日第三届 Web2.0峰会前夕,Mobile Monday于2006年11月6日在旧金山举办了为期一天的mobile2.0会议,围绕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和实践,来自全球的移动应用和网络技术专家 们汇聚一堂对Mobile2.0的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为Mobile2.0推波助澜。而在2006年11月16日Under The Radar 举办的一次移动产业相关会议上,Verizon的一位执行董事正式使用了“Mobile 2.0”这一术语。这表明Mobile 2.0已经进入了产业和公众的视野,在推动和引领着人们的实践和思考。

        Web 2.0的热潮还没有消退,下一座金矿Mobile2.0已经激发出人们的热情。当人们想当然地认为“mobile 2.0”就是将“Web 2.0应用和服务带到手机上”只是Web2.0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上的自然延伸之时。“mobile 2.0”却早已开始另外一场革命(revolution),它将戏剧性地改变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网络和移动领域的版图。mobile 2.0的理念下移动互联网将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功能将更加强大,在未来的十年这将是世界上到处发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