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中国互联网网民中飞速发展,这句名言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人
肉搜索”一般指通过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追查某些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通过对“香水门”等“人肉搜索”事件的调查,本报记
者揭示出一个令人不得不深思的现象:在这个“人肉搜索”监督下,尽管商业上的买家、卖家相隔千山万水,也都必须坚守诚信交易的商业秩序.否则,“人肉搜
索”时代的强大压力将让破坏秩序者无处藏身:“人肉搜索”开始维护现实世界的商业规则.
同时,“人肉搜索”将使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更加真实化。“人肉搜索”的出现,使得网络道德“审判”形成一种追究机制,在这种追究机制面前,如何形成秩序,将标志着又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不仅仅在于互联网不断真实化,还在于它对现实世界规则的改变与维护。
一线调查
“香水门”案13小时告破
44万次网民浏览,超过2万个网民回帖,跟帖页面多达105页,多家传统媒体也进行了追踪报道:仅318元和1848元的两笔未付香水货款却因一个网上求助的帖子引发了一场“人肉搜索”总动员,演绎出了天涯“香水门”事件。
商业信用谁来监督?被网民称之为淘宝网上“诈骗”的“香水门”案例,通过“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第一次在公众视野内做出回答。
“人肉搜索”开始维护现实世界的商业规则。
“香水门”启动“人肉搜索”
“可能说这话太不厚道,我还是觉得找天涯比找警察管用,至少在这件事上(指‘香水门’事件)。”MSN的另一端,“云海999”(网名,下称 “云海”)坦率地告诉记者。4月30日,记者看到,这场发端于今年3月5日的“香水门”事件的帖子,在天涯社区“八卦江湖”版块里仍然跟帖不绝。
自从淘宝网上香水店店主云海于3月5日晚21时17分,在天涯社区“八卦江湖”版块发布一条求助帖——“我是刚开店的卖家,想请教各位我是不是遇到骗子了”后,“香水门”事件旋即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云海的求助帖称,成都某高校大四学生YY(网名缩写)收了云海发出的香水货物却迟迟不付款。据了解,当时云海也曾向自己所在地的公安、工商等部 门报了案,但这些部门无一及时介入调解。但此事却引起了天涯网民们的义愤。那些聚集在天涯网上的网民们迅速启动了“人肉搜索通缉令”,自发地帮助云海追索 分别价值318元和1848元的两笔未付香水货款。
云海告诉记者,她于2月27日注册了一家淘宝网店,是个“菜鸟级”的淘宝网卖家,对买卖规则一知半解。开业当晚,网民YY便以318元的价格买下了店内的4件香水。次日,YY再度惠顾云海的网店,买下了1848元的香水。
身在深圳的云海称,当时因YY告诉她货到即能打款到账户上,因此便分别在2月28日和3月3 日,放心地把两批香水分别通过深圳申通快递公司寄送到了YY指定的两个地址“成都某高校”和“新疆石河子市某小区”。然而事后云海发现,两批香水的货款并没有到账。
3月3日,云海从快递公司查询到,寄送至成都的第一批货物已被签收,云海随即通过网络聊天方式联系YY,要求付款。不料,YY一直不对付款之事作出答复,还再次向云海订了价值4000多元的香水,并催云海快些发货。
满腹狐疑的云海,于是拨打YY先后两次留下的电话询问究竟。不料,接电话的人却都表示自己不是购买者。怀疑受骗的云海,遂发帖咨询网友“自己是否被骗”。
帖子挂出后,参与出谋划策的网民众多。网友“猫非猫”提出应该查看YY资料、找淘宝网投诉等解决方案。
云海于是公布了自己和YY的聊天记录,该记录显示,YY确实利用了云海缺乏淘宝交易经验的漏洞。不过,云海也同时表示,只是希望大家帮忙寻求降低损失的办法,如最终仍不能解决,自己权当花钱买教训。
但在“猫非猫”等网友的呼吁下,云海于3月5日23点27分公布了YY留下的两个收货地址及联系电话。
“香水门”的“人肉搜索”引擎从此刻起宣告启动。
“人肉搜索”解决“香水门”
记者采访中,有网友表示,相对以往的“人肉搜索”经历,“香水门”的搜索难度堪称“小case”,因为YY和云海发生交易时留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规劝YY尽快还钱成了网友们的“热门行动”。
身在成都的网友“小狗的情怀”贴出了自己规劝YY不要逃避而应抓紧汇款解决问题的聊天截屏图:“妹妹你别下线,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知道吗?像天涯的那个帖子你也应该看到了吧,我估计像我这样的热心人会很多,而且我也有能力找到你,我就在成都呢。”
尽管YY始终未肯透露自己究竟接到了多少网友的电话和短信,但记者了解到,从3月5日23点27分到3月6日8时33分,9个小时的时间里,网 友的跟帖数目已近300条,浏览此帖的人次更达千次以上。曾回避云海的YY已经不堪忍受来自各地的电话骚扰,主动通过淘宝旺旺聊天工具告诉云海说,已收到 第一批香水,但由于不断有人拨打她留下的两部电话,并说她是骗子,因此,云海寄往新疆的第二批香水将会被拒收。云海应该尽快删除天涯的帖子,YY才会汇 款。
3月6日10点36分,在“猫非猫”、“小狗的情怀”等热心网友的电话“通缉”压力下, YY向云海支付了第一笔货款318元。此时,距离云海在天涯发帖,仅仅过去了13个小时,这段时间虽是现实社会中普通人晚休和上早班的时段,但对于网上的 “人肉搜索”者们而言却正是兴奋行动的时间。
问题如此迅速解决,这多少让云海觉得3月6日7点36分左右拨打深圳市景田区派出所110报警电话的做法显得“多余”了。此案例被称为“人肉搜索”运用商业的第一案例。
“我很感谢他们。是‘猫猫’(网友名,即‘猫非猫’)第一个让我用‘人肉’的,‘自行车’(网友名)找到YY学校的同学,‘乖乖’(网友名)联 系了媒体(指《成都商报》等),他们也打了很多电话。‘猫猫’一直在帮我、教我,她们都是我不认识的人,但她们都是在天涯上的好心人。”云海感到,在整个 事件中一直有这么多好心人陪伴着,自己并不孤单无助。
3月9日和10日,《成都商报》连续两天追踪报道“香水门”事件。纸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又给网上的“人肉搜索”话题带来更多关注者和“报料者”,网上跟帖数量随之暴涨。
难以“刹车”的“人肉搜索 ”
“香水门”事件并没有就此终结,在云海追回了货款和第二批香水后,一件节外生枝的事情让整个事件偏离了原来发起时的本意,而上升到了“道德审判”的层面。
3月6日13点15分,第二批香水的收货人何某给云海拨来了“威胁电话”。
“那边好像是个老太太,她说要去告我。说她有心脏病、高血压,是吃低保的,说叫我赶紧放过YY,不然把她气出病了要找我赔,还说要找人把我的店 搞烂,把我的人搞臭,说我太过分了……还有更难听的,就不写上来了,现在我没病都得气出病来了。”云海忍不住在天涯诉苦。事实上,YY曾在事后提出删除全 部帖子的请求,但天涯网站并没有删帖。
何某“以暴易暴”的沟通方式激起了天涯上更多网民的怒火。“人肉搜索”在巨大推动下再次启动。
不断有网友曝出新料,诸如:YY曾为某高校学生干部;与何某同是新疆石河子人;YY的个人工作档案已流向石河子市教育局;有曾与YY发生过交易的网民称,自己之前也险些被骗走价值3000多元的香水。
随后,YY的照片、身份证号、学号、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甚至还有YY的辅导员的手机号码,新疆石河子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办公室电话等陆续被公布出来。
还有一名自称在公安局工作的网友,曝出YY和何某是母女关系。
至记者截稿前,该帖在天涯网上已累计占用105个页面,浏览量接近44万次,网民回复帖超过两万次。
“其实这件事,我并没去做什么,很多事情是他们(指网民)自发地帮我做了。”云海表示,“这件事我并没告诉过身边的朋友,但我的一个同学竟然也看到了帖子。所以当看到同学给我的留言后,我就哭了。”
有网友告诉记者,“人肉搜索”常用的手法包括:利用Google、百度等超强的搜索功能,不断变换输入关键词;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查其本 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QQ空间等,寻找线索;不错过一些常用及社区类网站,如易趣、淘宝、天涯、猫扑、百度贴吧、新浪论坛等,搜寻目标对象可能留下的注 册痕迹;通过被搜索目标的ID或邮件地址,查其IP号,锁定目标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范围,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使用Google卫星地图等工具,梳理整合庞 杂信息,求证各种可能的调查结果。在“香水门”事件中,正是由香水邮寄地址透露出的信息,迅速锁定了YY。
“人肉搜索”如火如荼
“人肉搜索”并不是新名词,其最早发端可追溯到2001年曝微软公司的“陈自瑶事件”。早在2001年,有网民在论坛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 是自己的女朋友。结果,明眼人很快即查清此照片属于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且贴出了陈的大部分个人资料。陈自瑶事件也被公认为互联网“人肉搜索” 的首次小试牛刀。
不少网友认为,“人肉搜索”是通过集中许多网民的力量去搜索信息和资源的一种方式,把从互联网上寻找网页和信息答案变成从网民身上找答案。之所以选用“人肉”二字,主要是用来区别传统的机器搜索。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在绝大多数ID(即网名)都是虚拟身份的互联网上,寻找准确、真实的个人信息,难度一般都很大。
相较于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2006年2月的“虐猫事件”,因为查找的是三位并不知名的“虐猫”视频制作人,因此后者更堪称“人肉搜索”的首次经典案例。
2006年2月,“虐猫事件”发生,有网民在网上贴出极其残忍的虐猫视频,挑战绝大多数网民的道德底线。“通缉”虐猫嫌疑人的“人肉搜索”终于 第二次重出江湖。彼时,被激怒了的网民通过人格分析、私人信息比对和发出通缉令等手段,短短六天之内即将发布虐猫视频的三个嫌疑人锁定,在彰显网络搜索巨 大能量的同时,也将“人肉搜索”上升到了广为人知的标志性事件,并第一次拉开了虚拟世界极大影响“被通缉者”现实工作、生活秩序的大幕。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从“虐猫事件”开始,“人肉搜索”的题材从最初的戏谑、娱乐内容,迅速转换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秩序维护和构建为主。
与“虐猫事件”相比,“铜须门”更进一步。从查找嫌疑人,到曝光其个人隐私,再到网民线下对当事人的“追杀”、“通缉”,直接导致了“铜须”的现实生活困境。
2006年4月,网民“锋刃透骨寒”在猫扑论坛发帖,后被网友转贴至天涯社区,称妻子在玩网游的过程中,与游戏中某工会的会长“铜须”发生网恋 并出轨,依据“锋刃透骨寒”提供的聊天记录中的关键词,“燕山大学”、“魔兽世界守望者公会会长”、QQ号码,网民很快就查出铜须的真实身份:真名郑某, 秦皇岛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即将毕业,家住廊坊,郑某的照片、国外的女友姓名、手机和家里的电话等被一 一曝光。
在网民不断的“正义讨伐”下,郑某不得不登出澄清声明,他在视频里否认了偷情事件:“在这里我告诉大家,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不知道是哪位 朋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来编这个故事诽谤我……还有对于我的朋友吧,有影响。有一个0034的电话号码,是我的朋友UP的,那个照片也是UP的,就 是胖胖的,我希望你们也不要再打扰他。我也希望媒体记者朋友也不要往我家里、朋友那里打电话啦,或者有其他想法的人,今天我们家里接了一个电话,是要钱 的,是敲诈。”
事后,郑某就消失了,而直到现在,有关“铜须门”真假的谜底依然并不清楚。但2007年底“华南虎事件”的层层推进,则显示了网民们难得的群体理智和相对克制。
2007年10月3日,陕西农民周正龙称在巴山拍到华南虎照片;同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发布会展示华南虎照片。数小时后,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即出现在色影无忌论坛,此后网民不断从光线、拍摄角度、现实年画搜索等角度提出质疑。
11月15日,网民“攀枝花xydz”称虎照中的虎和自家所挂年画极其相似;此后几天,全国各地网民不断报告发现“年画虎”,遂引发了虎照真假的网上讨论,认为造假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在“虎照事件”中,曾在“虐猫事件”发挥重要作用的“西方不败”,通过百度“华南虎吧”仔细分辨了年画照片左下角的商标,并分辨出一个繁体的“龙”字。西方不败遂用“龙年画”、“龙壁画”、“龙墙画”等关键字在网上搜索。
结果,他竟然找到了有同样商标的浙江义乌威斯特彩印包装公司的“鑫龙墙画”。“去义乌!去义乌!”西方不败激动得在“打虎QQ群”和论坛里高呼。
“理论上来看,‘人肉搜索’不应当包含道德审判在内,因为那已经不是‘搜索’,而是‘鉴定’了。”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于国富说,“但是实践 中,搜索往往和鉴别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各方应当坚持基本的行为底线,那就是,不能够通过这种行为模式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权益,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的禁止性和强制性的规定,否则,就是违规、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新闻DNA
“人肉搜索”看上去恐怖但却纯洁
“人肉搜索”纠偏“技术至上”
“‘人肉搜索’与刺青、美白、护肤、减肥等直接在人肉上施行的种种行为无关。顾名思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 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 人性化搜索体验。‘人肉搜索’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某某门背后的真相,为某三某七找到大众认可的道德定位,还可以在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探寻并发现最 美丽的丛林少女,最感人的高山牧民,最神秘的荒漠洞窟,最浪漫的终极邂逅……‘人肉搜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
这是4月1日愚人节当天,Google在其中文网站首页上针对“人肉搜索”给出的定义。
在这个半戏谑半理性的描述型定义中,“人肉搜索”的温情脉脉和浪漫的互联网搜索理想主义——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不仅是对与错的讨论,甚至让“人肉搜索”的字眼都多了些卡西莫多的味道:看上去有点吓人有些恐怖,但内心的向往无比纯洁、品格高尚。
“搜索是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最大需求之一,搜索引擎的排序推荐结果对于商业公司有巨大的利益,‘人肉搜索’是搜索引擎的版本之一,这就是‘人肉搜索’背后的商业逻辑。”奇虎公司总裁齐向东说。
社区争夺:永远的主战场
回溯“人肉搜索”引擎概念的确立史,不得不提到的是猫扑论坛的“人肉搜索”版和“赏金猎人”制度。
跟很多论坛一样,猫扑“人肉搜索”版上面经常有人问各种问题。而为了增加用户黏度,猫扑设计了虚拟货币——Mp,提出问题者往往会用Mp作为 “悬赏”来奖励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虽然Mp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在超出猫扑以外的网络流通,但还是有很多人醉心于挣取更多的Mp。而这些惯于通过回答问 题挣取Mp的人,在猫扑一般被称为“赏金猎人”。
程序员郝培强曾撰文探讨了“赏金猎人”的形成机理:“于是很有趣味的一幕出现了,某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猫扑发帖并许与一定数量的Mp作为 酬谢。很快,就会有赏金猎人看到这个帖子,他们就会去用搜索引擎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争先恐后地把找到的答案回在帖子里面邀功。最后,提问题的人得到了 答案,赏金猎人得到了Mp,皆大欢喜。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肉搜索’引擎的机制。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发现‘人肉搜索’引擎的搜索流程和搜索引擎在不同服 务器之间的分布式搜索流程看起来是那么的相似,区别仅仅在于发动和执行流程的是人,还是机器。”
郝培强据此进一步认为,如果有足够多的赏金猎人,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寻找资料速度的竞争,资料准确性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一个速度又快、 资料又准确全面的赏金猎人会有越来越多的Mp,这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同时他也会更加的醉心于赏金猎人的工作。甚至,竞争的结果可能促使很多赏金猎人 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样可以给他们更大的自我实现,同时提高了用户的满意程度。这就形成一个正反馈,一个良性循环,前提是有足够的激励 (Mp)投入和足够产生竞争的参与者(赏金猎人)。由此,“人肉搜索”引擎的质量也就得以确保。
这样的探讨显然有其前瞻性。但事实上,即便目前,也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够证明猫扑发展“‘人肉搜索’引擎”的“野心”。而“‘人肉搜索’版”, 虽然已创办数年,版面的浏览量和人气极高,猫扑也从网民们所喜爱的那个“大杂烩式”的论坛,转型为Web2.0时代门户网站的新定位,但猫扑的“社区型” 本色依然。
10多年前互联网开始在国内商用之初,即是以论坛(BBS)形式出现。现在的新浪网总编辑陈彤,1997年先是担任了利方在线(新浪网前身)的体育沙龙版,后来才于1998年正式加盟新浪,并从版主做起,历任网站内容主编、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管和内容总监等。
陈彤的成长历程,某种程度上正是国内论坛型网站的发展缩影。以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代表的三大门户网站逐渐成型,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为这些网站 提供了足够的免费“午餐”:门户网站通过对网民提供免费网络新闻,以大流量和眼球关注度获得广告主青睐,形成了明确的盈利模式。
而另一类仍然坚持以社区论坛为主要形式的网站,生存却相当不易,天涯和西祠属于坚守的代表,但西陆等同样有名的社区论坛却因为长期看不到盈利的曙光,而逐渐沉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李宇春等“超级女声”的横空出现,却给社区类网站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
截至4月28日,“李宇春吧”共有主题数近215.8万个,帖子数超过4135万篇,会员数43000多人。2006年那个火热的夏天,不仅火 了李宇春,而且让2003年底推出的百度贴吧一鸣惊人,李宇春的支持者——“玉米”们在百度贴吧探讨偶像每一个生活、修饰和作品的风格及细节,一起组织投 票,其短时间内爆发出的巨大热情和流量,让互联网的投资人和运营者,重新意识到了社区类网站的价值。
曾创办过最大虚拟社区——Chinaren校友录的陈一舟,2002年11月以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的身份重出“江湖”。2000年,陈一舟将 Chinaren作价3000万美元转卖给sohu;此后“消失”了的陈一舟,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中,首先选择的却是做手机图铃的SP类网站。不过,因为只 赶了个SP的尾巴,陈一舟没闹出多大声响。做了一年多SP,新创办的社区类网站——DUDU成长又并不理想。陈一舟转而盯上了当时拥有相当高人气的猫扑。
观察了猫扑一年多,2004年3月,陈一舟出手收购了猫扑网。将这家当时只有两台服务器、60M带宽的个人社区网站,向着打造国内第一娱乐互动 门户的目标飞奔。而后的一年半时间内,猫扑的注册用户达到2000万,日浏览量达到7500万,Alexa世界排名由2000位提高到了40位。
以收购猫扑为起点,陈一舟在2005年12月和2006年10月分别并购了donews、校内网。社区类网站的春天再次来临。
国内社区类网站的整合与发展当然也引起其他互联网巨头的注意,作为百度最强劲的竞争对手,Google当然不会看不到百度贴吧的崛起。
2007年中旬,谷歌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威旗帜鲜明地提出“社区——下一代互联网个性化技术的曙光”的观点:过去,首先个人资料经常缺失或准 确性较低;其次,相对于互联网中的信息,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无法有效的处理数据。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个性化搜索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但 至今仍未见到一个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有趣的是,近年来,“上网社交”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又一热潮,这一变化给个性化搜索带来新的曙光。
而Google在国内社区类网站的整合上,同样马不停蹄。继2007年1月入股迅雷之后,同年8月20日,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终于承认已经入股天涯社区。针对百度“贴吧”和“知道”,天涯也推出“来吧”和“问答”。
技术趋势:搜索的下一步
事实上,作为网民出没的主要集散地,社区类网站不仅具有大浏览量、较高的用户黏度,同时,其互动自发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其主要魅力。更重要的 是,社区网民的需求,往往也蕴含着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搜索与社区的结合就是鲜明的例子,而无论是从搜索技术发展的趋势,还是搜索技术主要竞争对手之 间的提前布局,“人肉搜索”均成必争之地。
在Google为何要创建“人肉搜索”引擎的理由阐述上,Google坦率地指出:“谷歌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根据本地需求改进用户 的搜索体验。谷歌很早就意识到,自发的、分散的、有意或无意的‘人肉搜索’行为早在中国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存在并茁壮成长着。中国互联网界发生的几乎每一起 重大事件,尤其是娱乐性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人肉搜索’技术的试金石。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使广大网民在最短时间内赶超‘人肉搜索’的世 界水平,谷歌决定投入巨资打造亚太地区最大的‘人肉搜索’引擎。”
这样诚恳的自陈心迹,在Google愚人节的众多经典玩笑中并不多见。
在Google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创意中,诸如喝Google Gulp,能让搜索者变得聪明、有更好的浏览体验、能搜到更准确的结果;通过Google Romance,上传资料后可在网上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爱人等玩笑,没多少网民会信以为真。但2004年愚人节Google推出的Gmail (Beta)测试版,则的的确确拉开了国内免费邮箱容量过1G的大幕。
目前看来,Google“人肉搜索”很可能成为“Gmail第二”——从愚人节的玩笑,尽快变成可以实现的互联网应用。
“人肉搜索”是Google中国早就埋下的一步棋。Google今年的愚人节“玩笑”中,玩笑式提出了“人肉搜索”引擎志愿者的招聘,但其顺便推广的天涯“问答”,却早在2007年初Google入股天涯之时,已注定要成为百度“知道”的竞争对手。
4月中旬,国内另一大社区巨头——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针对韩国互联网注重结果编辑的搜索模式,腾讯也正在做一些尝试。“已经有一点点模型出来了。车型、娱乐、电影方面,我们都会直接给出搜索结果。”
马化腾比较国内发展“人肉搜索”环境与韩国的不同时指出:“韩国有它的历史因素,韩国的网页数量很少。如果中国一开始这么做,可能可以;但现在 用户习惯已经形成了,能不能这样做,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比如一个电影、一个运动员的数据库,网站需要用类似杂志的方式展现出来。但这些数据库,已经结构 化了吗?其实搜索引擎是可以把它直接调用出来,而且网站的编辑可以更好用,可以直接调取这些资料。韩国80%的搜索量,是可以调取的。这样比传统搜索会更 好。传统搜索有的会有,没有的会不断的精细化。欧美的是不一样的。两者结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规模上去的话,人力不是很大的问题。关键是这个资讯有 没有两次的用法。”
马所称的“两者结合”,正是机器搜索结合人工编辑的“人肉搜索”。而正是依靠着这种大量的人工编辑,韩国本土的搜索引擎打败了Google韩国公司的机器搜索。
“以往我们过于夸大了技术的力量,实际上机器所能做的工作仍然有限。在下一代的人工智能搜索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把人的潜能调动起来,弥补机器搜索的不足,无疑是技术层面‘人肉搜索’能够兴起的内因。”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
齐向东则从“人肉搜索”外部的宏观环境分析认为,“人肉搜索”得以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网民的需求和现有搜索引擎不足之间的巨大矛盾。
在齐向东看来,商业层面上,首先, 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搜索需求。因为搜索引擎无法通过用户输入的少量的关键词理解用户的真正搜索意图,也就无法准确地给出 搜索结果;搜索引擎仅仅通过Pagerank(对网页的评价算法)机器算法给出搜索结果存在很大的缺陷。其次,互联网社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尤其是像 facebook、myspace等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受到人们的追捧,我们似乎看到了互联网生活的雏形,人们通过这样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解决他们遇到的部 分问题。
“人们期待通过人的参与,改善目前的搜索,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人肉搜索’。这里面有baidu知道、QQ问问、sina爱问、yahoo知 识人等问答社区,也有通过人工挑选搜索结果chacha等网站,还有利用独创peoplerank(对‘网民答案’的评价算法)社区搜索技术的qihoo 创造的‘有问题问奇虎’的问答网站。这种‘人肉搜索’是广义上的‘人肉搜索’。广义的‘人肉搜索’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齐向东说。
“从社会层面看,人们的‘正义感’、‘泄愤欲’和‘窥私欲’,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热衷追求一些事件和人物的真相、隐私,互联网社区为人们寻找知情 人并通过知情人把这些真相、隐私公布于众提供了可能。尤其是BBS成了人们发布追杀令、翻隐私的最佳平台。”但齐向东强调认为,这种“正义感”和“窥私 欲”只是狭义上的“人肉搜索”,而“狭义上的‘人肉搜索’没有商业价值”。
曙光闲话
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据说上古时代,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非常简单,以至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混为一谈。比如有人夜间做梦,在梦中杀了一个人,那他 对此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不过上古时代部落的“法律”也很简单,大多是象征性的惩罚,也就是将“犯人”脸上涂上锅灰,头上插上鸡毛在村里走上几圈,或是在个 木杆下站上半天。所谓“画地为牢,刻木为吏”。如果此人被逐出部落,无疑是将此人判了死刑。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道德、法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的法律中,似乎对于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精 神世界还是分不太清楚。如中国的古代法律中,不但有诽谤罪,还有“腹谤罪”。就是即使此人没有任何犯罪表现,但觉得他心里头是在骂君主,那也可以定罪,甚 至杀头。还有一种现代人不能理解的就是“巫蛊”之罪。一个人自己藏在屋里,装神弄鬼地将另一个人的名子写到纸人或木头人上,用针扎,贴咒符,便是犯了“巫 蛊”之罪。一经查证多半是要杀头的。因为古代人认为这种行为会对现实世界的人造成真实的伤害。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对此还有过描写。直到现代社会才将此种 行为剔除在犯罪行为之外。尽管有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可能还有此种画符念咒想置人于死地的妄想,但现代法律已经不再对此行为进行追究,法律上将此称为“不能 为”。就是说这种行为只是一种人的妄想,不可能对现实世界的人造成真正伤害。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再次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搞混,也将会对我们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进行挑战。比如说网络世界上的财产是不是 我们法律上所能认定的财产?受不受法律的保护?游戏中的Q币现在已经能和现实世界的货币挂钩了,那这些财产如何界定或者保护?如果虚拟世界的人格和名誉受 损害,是否能够受到法律上的认定,它们是否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再进一步讲,虚拟世界的扩张,特别是技术的进步,会不会大大挤占我们现实世界的空间,如果“人肉搜索”真的泛滥起来,现实世界的人们还能有什么 个人隐私的空间?我们是在网络世界中被虚拟化了?还在现实世界中更加无可逃遁?也许,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沌不清的时代正在重新来临,互联网真正在改 变我们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副总编)
新闻视界
道德“审判”:互联网走进“新时代”
“‘人肉搜索’引擎”只是网络社会刺向现实世界的一根探针,却凶悍异常,这一点虐猫女、很黄很暴力女生、陕西省林业厅人士一定深有所感。但 “‘人肉搜索’引擎”的发力者其实是最普通的网人,他们大多没有进化到Avatar(源自印度梵语,本意是指“分身、化身”;互联网时代,Avatar成 为网络虚拟角色——网络用户在以图像为主的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形象的代名词,通常为卡通形象) 阶段,对赛博空间(Cyberspace,即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的生存规则也并不熟稔——或者他们根本不关心。之所以在现实世界能产生巨大的反响,根 本原因还在于现实世界的过度僵化,局部压力得不到释放,所以匿名网络成了最好的发力场。
这是传媒人李劳在其《不是人肉》一文中对“人肉搜索”作用的评判。
网络走向真实化生存
“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回归本源。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互联网技术正变为影响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网络的重要力量。”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 心秘书长姜奇平分析称,这种力量促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依托互联网的“人肉搜索”,人们可以将过去小范围内的互助行为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 互联网的推动、促进和放大作用,极大强化人们的社会关系网。
奇虎公司总裁齐向东对此深表赞同:“互联网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互联网生活也将取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将逐渐真实化。人们 要在互联网上卖东西、交友和做生意,决定了虚拟的东西必须真实化。同时,互联网的影响力增大,要求网民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所以现实社会的法律也逐渐 会要求虚拟社会真实化。而且,互联网社会正在不断真实化。比如,电子邮件是真实的,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网络购物需要真实的身份支付,它改变了我们的 商业习惯;工作的MSN是真实的,它改变了我们与同事、朋友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改变,还会发生更多……”
很显然,“人肉搜索”即包含在齐向东所称的“更多改变”中,即便目前来看,“人肉搜索”还不是个常态事件,但它对我们社会形成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并且因为标志性事件常常会引发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改变与维护
“我反对那种认为互联网是一种虚拟世界并且与现实生活泾渭分明的说法。我认为,互联网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是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项工具而存在 的。就像我们不能认为电视、广播、电话会构成一个虚拟社会,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社会。”著名互联网律师于国富的观点甚至比姜奇平和齐向东 更为“激进”,在他看来,互联网甚至从未有过与现实社会脱钩的“世外桃源”阶段。而无论如何,虚拟社会真实化趋势背后隐藏的潜台词是,不管狭义的“人肉搜 索”,还是广义的“人肉搜索”,其实都面临着更加广阔的社会需求。
姜奇平表示,从更深的层面来看,互联网本就是顺应后工业社会去中心和碎片化的需求而生,在网络应用不断深化的今天,从强调满足社会共性需求的 “为人民服务”阶段转向强调满足个性化具体需求的“为人人服务”,搜索引擎从大规模生产的阶段进入个性化定制的“人肉搜索”版本,其实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 反应。
回首几次典型案例,在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2006年2月的“虐猫事件”之后,2006年4月的网游“铜须门”事件、2007年4月的 钱军打老人、2007年11月因丈夫变心最终导致妻子自杀的“3377事件”、2007年底由“打虎网民”层层推进的“华南虎照事件”、2008年3月的 “天价头”等等,“人肉搜索”的题材,从偏重娱乐层面到社会性话题的道德评判为主,转型脉络清楚;与Google对“人肉搜索”“真善美”诉求的描述,高 度契合。
“传统法律除了有教育、规范、惩罚作用以外,还具有对于公民、法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指引的作用。在互联网上,如果众多网民同时发表了对于某一主 体的不利言论,那么这个主体受到的社会评价会立刻降低。从这一点上来看,互联网的确从某种意义上部分取代了传统法律的作用。有鉴于此,就更应该让发言者对 自己的言论承担责任,谨慎发言,避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如何约束网络“人肉搜索”负面作用的问题上,于国富与姜奇平的判断不谋而合。
在姜奇平眼中,“‘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为我们提出了新问题,那就是如何形成秩序。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不过是新的物理空间组织规制形式,从这个 角度来看,网上的‘人肉搜索’,甚至新涌现的网络道德‘审判’,其实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追究机制,是一种自组织、自协调能力的建设。当前正处于互联网及众多 网民形成规范和游戏规则有序化的关键阶段,首要的就是能保证这些相关原则的确立,否则,作为技术手段的互联网可能导致的混乱和负面效应,也会被相应放 大。”
齐向东则对于国富和姜奇平两人的担忧持谨慎的乐观:网络监督力量仅是现实监督力量的一部分,只要互联网的虚拟力量是以现实法律为约束,互联网就不可能替代现实的约束力量,即便这种虚拟社会的监督,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干预现实的强度和力度。
备忘
其他著名“人肉搜索”事件
“天价头”事件
2008年3月29日,郑州媒体报道,两名14岁女生在“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才交上这笔钱。 4月1日,全国各大媒体对此跟进报道。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 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4月2日中午12时许,郑州市地税局稽查局执法人员来到保罗国际,依法将其经营账目暂扣。4月3日,保罗国际被郑州有关 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女白领自杀”事件(又称“3377”事件)
2007年12月29日,北京一白领女子姜岩跳楼自尽。姜岩的姐姐将姜岩生前写下的死亡日记以及自杀内幕披露在天涯论坛上,将姜岩自杀原因归咎 于第三者的介入,引发义愤网友的“人肉搜索”,曝光了姜岩丈夫王菲及第三者东方的照片以及个人资料,而王菲所在的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对姜岩的不幸表示悼念, 并决定辞退王菲和东方二人。
“比基尼功夫少女”事件
2006年8月10日,一篇名为《中国的耻辱!色情武术学校为境外网站服务》的帖子出现在猫扑网大杂烩论坛上,打开帖子的网友震惊地发现,这是 一组未成年少女身穿比基尼的色情照片和在室外正常练功夫的照片。经过“人肉搜索”,有网友指出,一张练武图上树梢后露出的建筑物正是河南省博物院主馆。而 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发现在美国一家“比基尼功夫”的网站上,只要注册为会员,交费15美元就可以浏览至少两千多张类似的图片以及相似内容的视频。这一网站 2004年3月注册,管理人叫燕高飞。通过“人肉搜索”,被取缔的博爱少林武校成为最大嫌疑地,而佛罗里达陈氏太极拳协会会长燕高飞也被猫扑网友认定为第 一嫌疑人,并发出了2号“宇宙通缉令”。8月17日,博爱少林武校的前校长杨某被媒体找到,回忆了照片出炉过程,证实确实是燕高飞所为。迫于舆论的压力, “比基尼功夫”网站主动关闭。
“谭静坠楼”事件
2008年4月5日,广州东风广场一栋高楼横梁上挂着的半裸女尸被发现,据媒体报道,“住户王先生”和“警方有关人士”认为死者系性工作者,因 嫖资纠纷,被三名韩国男子从30楼扔下坠亡。4月9日,死者亲友在网络上发帖澄清死者名叫谭静,是一名模特和演员,而并非性工作者。有网友启动“人肉搜 索”,称3名韩国人均为大韩航空机务人员,还公布了大韩航空及韩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电话,要求网友爆打。4月15日,大韩航空向媒体表示,该公司从未出现过 网络上公布的三名机务人员。据媒体报道,这三名韩国人是在广州做服装生意的商人。而广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24日称,警方已对谭静出事现场的物证进行了 DNA严格鉴定,未能得出谭静被逼杀、三名韩国人有犯罪行为的结论。
本报实习生苏小兰整理
延伸阅读
“人肉搜索”PK“网上追捕”
国内频发的大规模“人肉搜索”现象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
近日,英国BBC在报道有关中国“人肉搜索”的新闻时,直接把“人肉搜索”翻译成“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BBC还加注了“witch hunt”(搜捕女巫),形容在中国如火如荼发展的“人肉搜索”,就像当年人们群起围剿女巫的行动。在美国,媒体为表达中国的“人肉搜索”,专门创造了一 个短语“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
事实上,国外也经常出现“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惊动五角大楼
最近一次轰动美国的“人肉搜索”事件发生在2008年3月初,视频网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美国海军士兵虐杀小狗的视频。视频显示,一名美 国海军陆战队员夸奖一条小狗真可爱,然后把它残忍地丢下了悬崖。不到两天,已经有约15万人观看了这段视频,并发表了4000多条评论。迫于压力, Youtube网站随即撤下了这条视频。经过“人肉搜索”的追踪,网友们认定虐狗的主人公是一名刚从伊拉克回到美国夏威夷的士兵David Motari,网友披露了Motari的个人资料,包括电话号码以及私家车的照片,甚至还有他朋友的信息。
据报道,这件事甚至惊动了五角大楼,因为视频是发布在网络上的,而且具有“可调查性”。
另一件较为轰动的“人肉搜索”事件发生在2007年1月。当视频网站YouTube美少女“布雷”(Bree)被名列《福布斯》网站“全球25 位最具影响力”网络红人的榜首时,这位上传家中拍摄短片,自称16岁的“美少女高中生”,被网民们发现了疑点:视频里的场景、剪辑和配乐都不像出自一个年 仅16岁的小女生之手,此外,她的网名lonelygirl15似乎与一家商业网站也有瓜葛。网友们质疑这个人物的真实性。
于是,“人肉搜索”开始启动。最终网友们通过IP地址发现,“布雷”其实是19岁的新西兰演员杰西卡·罗斯扮演的虚拟人物,视频内容也是按照一家影艺公司的剧本拍摄的。这些视频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公司正在制作的恐怖电影打广告。
不过,“美丽骗局”被揭穿后,布雷的知名度不跌反升,她的网络视频也成为YouTube的年度十大视频之首,而女演员杰西卡·罗斯也和好莱坞签下片约,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人肉搜索”的想象空间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Hitwise2007年公布的数据,在美国18岁到24岁的网络用户中,访问最多的网站为社交网站,随后是搜索引擎和电子邮 件。在过去几年里,社交网站一直高速发展,并逐步改变了互联网格局,而“人肉搜索引擎”也应运而生,它集结了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的优势,具有光明的发展前 景。
有意思的是,美国的“人肉搜索引擎”却并不进行狭义上的“人肉搜索”。一个ChaCha网站上的向导说,他们不会满足用户要求寻找亲人或者老同学的搜索请求。ChaCha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但是也有自己的原则。
据维基百科的解释,“人肉搜索引擎”是指人工智能参与并过滤搜索引擎搜出来的结果,帮助用户更好地得到想要的答案。当用户提出的搜索请求比较含 混时,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很可能蹦出一大堆与用户的搜索意图毫不相关的网页。比如说,如果在传统的引擎里输入“苹果”,可能出现“水果”或者“电脑生产公 司”等多种搜索结果。由于人工智能的参与,“人肉搜索引擎”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因此极具发展前景。
一般认为,狭义上的“人肉搜索”指通过在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追查某些事情或者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而广义上的“人肉 搜索”可引用谷歌公司的定义,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人性 化搜索体验。很明显,“人肉搜索引擎”就是广义上的“人肉搜索”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让“人肉搜索引擎”盈利,关键在于寻找一种运营模式。
目前利用“人肉搜索引擎”机制的典型网站有ChaCha网站。ChaCha号称是“全球最大的实时搜索引擎”,它为用户提供实时在线解答,用户 可以与网站向导交互从而获得帮助。ChaCha网在2008年1月推出了手机搜索服务,4月推出了手机语音搜索服务。在网站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和想问的 问题,数分钟后,就能收到ChaCha网的短信回答。用户可以像和朋友交谈一样,问一些非常生活化的问题,比如“某个地铁站附近是否有快餐店”, ChaCha网会立刻将此类问题传送至网络社区的向导,然后再把向导的回答反馈至用户的手机,十分人性化。ChaCha由广告收入支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 广告商和赞助链接。
总之,就狭义意义上的“人肉搜索”而言,“人肉搜索”感性,而“人肉搜索引擎”理性;“人肉搜索”是网民合力完成的行动,而“人肉搜索引擎”集 合了人脑的智慧;“人肉搜索”是个案,而“人肉搜索引擎”是一种商业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所强调和依靠的,都是个人智 慧和经验的参与。所谓“人肉”,换一种方式讲,可以解释为“人头”,即每个网民所能贡献出来的独特个人经验。
从商业角度来说,狭义的“人肉搜索”是一种自发式的、非盈利的行为,而“人肉搜索引擎”具有不错的商业发展潜力。今年4月1日,美国的谷歌公司 开了一个玩笑,发布了一条谷歌“人肉搜索”招聘志愿者的消息,但其中透露出的非玩笑意味,似乎显示了谷歌公司在“人肉搜索引擎”方面的发展动向。
相关
人肉搜索商业模式“试水”
黄波,这位创办塔基草根专家网(下称“塔基”)的程序员,正在试图提出“人肉搜索”的崭新商用模式。
按照黄波的设想,塔基要解决谷歌、百度、YAHOO等搜索都无能为力的问题。通过塔基专家擅长的领域(Tag云图)找到合适的陪聊咨询人员—— Tagee草根专家,然后利用网络聊天的互动咨询方式,由咨询者向咨询提供者支付费用,以保证咨询者提出的问题肯定得到回复。Tagee专家排名的意义 是,付费的咨询者直接评判咨询提供者在回复某些问题上的权威程度,从而给后续的其他咨询者提供选择依据。
雅虎知识人、百度知道、新浪爱问、天涯问答等被齐向东认为是广义的“人肉搜索”类问答网站,目前无一收费模式。而狭义的人肉搜索尽管短时间内具 备极大的浏览量和眼球关注度,具备广告模式的植入前提,但其话题制造的非稳定性和相对难以形成规模的问题,又决定其难以保证持续的商业价值。
相较而言,尽管塔基网目前还只是出于最初的草创阶段,但黄波准备运行的收费模式却的确值得关注。
“对于普通网民而言,注册不收费,只要你在某一方面有独到造诣,就可能为自己带来咨询费的收入,因此,塔基吸引‘专家’注册的难度不大。另一方 面,针对网民不愿付费购买咨询的难点,塔基收费模式既可以保证用户有问必答,且尽量保证回答质量,同时,也可以采取咨询专家让渡额度相对较小的咨询费,从 而获得帮助咨询者解决现实难题、获取额度较高的服务费的变通方式。”黄波举例说,如果网民向塔基的在线律师咨询离婚手续等问题,律师完全可以不收取咨询 费,而赢得网民信任,争取拿到该网民现实离婚服务中的律师费。
“收费不收费不是简单地由商业模式来决定。那些公用、共用的基础服务设施,不可能存在付费的购买模式。但与此相对,个性化增值却往往最为适合付费购买的商业模式。”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
据黄波介绍,从3月开始,已经有北京的2家中介公司和1家上海的创投公司找到他,要其递交塔基网的设计方案计划书。
“‘人肉搜索’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包围到每一个网民身边。”黄波认为。
文/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