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九城没续签”魔兽”3年后才知对错

朱骏不乏强悍的商业本能,也曾拥有坐地生金的好生意,但《魔兽世界》的叛逃让一贯标榜潇洒的他不得不从头再来.接下来,不成功便成仁.

进入2010年后,第九城市(以下简称“九城”)的员工注意到,他们的
“朱老板”出现在公司的频率越来越高.现任九城总裁的陈晓薇却似乎处于隐身状态,即使在春节前举行的九城年会上亦未见其现身.一两年前情况截然相反.当近
邻兼对手陈天桥忙于布局盛大的未来战略时,身为九城董事长兼CEO的朱骏更热衷于在足球场上撒野和指手画脚.他的狂热不无收
获,2008年,其所拥有的上海申花成为中超联赛亚军.
朱骏收之桑榆时,九城正失之东隅.2009年4月,其代理的核心产品《魔兽世界》被网易横刀夺爱,

痛失九成多的收入来源,随之陷入股价暴跌、裁员止血等一系列动荡.这无疑是朱骏和九城迄今为止受到的最严峻考验:自2009年6月7日九城运营《魔兽》的
许可到期终止后,其第三季度总营收394万美元,环比减少91.14%,同比减少93.79%,以收入计已跌出网游业十强.

当九城被逼至剃刀边缘时,朱骏的回归毫无悬念.尽管在最初保持着刻意低调,但到虎年春节前后,朱重掌大局的迹象渐趋明显.最近,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
的朱骏看上去神情放松,并时常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其最近一次主动与媒体谈论九城,已是两年前,这次的复出显然说明了些什么.

重返九城的朱骏首先要应对的,自然是“来者不善”的舆论和投资者.

面对前者,朱骏摆出了一贯的轻蔑姿态.太过依赖单一产品、重代理轻研发的模式导致的失衡,是九城在失去《魔兽》后最遭诟病之处.但在朱看来,天下乌鸦一般
黑:“不用批评我,大家都是靠一款游戏.完美时空做得不错,但没有一款最好的游戏.”甚至自主研发和代理别人的游戏也无甚区别:“我代理《魔兽》跟自己研
发有什么不一样?自己研发的游戏十年后可能也不好了,今天好不等于明天好.”

这种近乎狡辩的逻辑,无益于凯恩斯所说的“从长期看,我们都是要死的”.但某种程度上,九城的遭遇确是中国网游业最富代表性的悲剧——过分依赖一款游戏产
品,无异于在后院埋下定时炸弹.尽管网游企业早已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但相应能力的贫乏却使它们处在本质上与九城类似的境地,盛大的《传奇》、巨人的
《征途》和畅游的《天龙八部》等已运营多年的游戏,依然是这些企业的核心收入来源.

相比之下,九城的不幸更多在于它的代理模式注定炸弹爆炸时间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事实上,投资者早已意识到九城商业模式的不稳定性,并投下不信任票.其股
价在2007年7月攀到顶峰50多美元后一路下滑,《魔兽》易手后更处在10美元以下,近一年都在六七美元徘徊.

因此,面对投资者和员工,朱骏绝无可能如此不在意.他对本刊表示,在暴雪宣布《魔兽世界》大陆运营权更迭的第二天去踢了场球,“心情放松”:“不是说一点
压力都没有,我可以转换压力,去踢球的时候我就一点压力都没有了.”但半个小时后,在被问及没有《魔兽》以后是否压力巨大时,朱骏坦承,压力大的时候根本
睡不着觉,之所以去踢球,就是因为“压力大得身体一塌糊涂,每天担惊受怕”.但是他很快又表示“天塌下来当被盖”,压力对他不起作用,与股东深入交流后就
更不担心了.

朱骏宽慰投资者最直接的理由是,九城手里还有2.5亿美元以上的现金,而市值在股价一路下跌后已不到2亿美元,成为典型的“现金超市值”公司.而且在其现
在的位置上,九城未来股价的上升空间和可能性已大于继续下滑.但瑞士信贷一位分析师对本刊指出,虽然现金对九城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能影响股价的数字:“投
资者毕竟不可能用现金买现金,最终还是看九城后续产品怎么样.”

与乍失《魔兽》时的压力骤增相比,已过阵痛期的朱骏现在心境已趋平和:
“过去两三个月,我们经过讨论已经把大方向定下来,后面就是怎么执行的问题.”在其看来,充足的现金流已为九城预留了继续思考的大把时间.朱反复强调的是
稳健:“不着急,我们真的不急.”

但他真的不急吗?

【魔兽教训】

众所周知,九城过去几年的写照就是“成也魔兽,败也魔兽”.

据说,九城与暴雪的渊源可追溯到2001年前后.彼时魔兽项目尚在研发中,且处境艰难,暴雪大股东法国维旺迪(Vivendi)几乎因资金问题砍掉这个日
后风靡全球的游戏.当时,暴雪曾与九城接触,愿意出让20%股份以换取一两千万美元投资,但尚在创业期的九城并没有对方期望的大笔现金,否则历史将完全改
观.

2004年4月,已从代理《奇迹》掘到网游第一桶金的九城孤注一掷,以让业界咋舌的高昂代价取得《魔兽世界》中国大陆运营权.朱骏的豪赌最终成
功,2005年6月9日《魔兽世界》在中国正式运营后,迅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四年内共为九城贡献近6亿美元收
入,使其顺利上市并始终位列中国网游企业第一阵营.

直到网易插手前,九城都在《魔兽世界》里醉生梦死.一个问题是,在“事发”之前,朱骏是否想过暴雪某天可能另寻新欢?

早在2007年的ChinaJoy上,他就对同台的几大网游企业领军人物说:“我们在座的只能各领风骚两三年.”

2008年,曾有媒体问他如果输掉《魔兽》怎么办.当时他就表示,所有公司都是靠一款游戏成功,就算输了《魔兽》,九城还有多得不得了的现金.可见,朱骏
并非没有想过最糟糕的可能性,只是没有想到真的会发生.

有知情人士对本刊表示,朱骏曾说,在国内除了九城没人能搞定《魔兽》的审批.与新闻出版总署的关系——《魔兽》代理权即将易主前的2009年3月,新闻出
版总署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在采访中,点名指责暴雪和《劲舞团》开发商T3
等外企“借著作权优势在合作中盛气凌人”——加上暴雪开出的足以吓退绝大多数厂商的高价,这两点足以使朱骏相信自己仍能将《魔兽》捏在手中.

不过,网易有更多理由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这款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游戏.面世已
7年的《梦幻西游》仍占网易整体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增长不可避免地趋缓.在新的杀手级产品推出前,网易需要找到新的收入支柱,在资本市场赢得一至两年的缓
冲时间(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阅《网易“魔兽”劫》).

九城处在掉以轻心的守势,而网易处在志在必得的攻势,风云突变不足为奇.何况,九城与暴雪过去几年的合作并不完美,有太多龃龉和可能埋下决裂诱因的事件
(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询《火并魔兽》).比如,九城在 2007年出让15%股权,换取暴雪竞争对手电子艺界的1.67亿美元.

在朱骏看来,代理《魔兽》最大的问题是,没能说服暴雪按九城更适合中国玩家的方法来运营.

对运营过程中替暴雪背的很多“黑锅”,九城内部不乏抱怨.2007年,暴雪坚持不肯针对中国国情修改某些游戏细节,导致资料片《燃烧的远征》推迟8个月才
在中国大陆上线,期间玩家抗议频频,而这只能由九城自己去承受.

“主要是价值观不同,对当地环境的认识也不同,还有你大还是我大的问题,一旦涉及利益冲突就体现得非常明显.”朱骏对本刊总结:“跟一个强势的开发商真的
不好合作,要坚持数年更难.”他认为暴雪的思维没有本地化:中国能做出
“点卡”这种小创新,但在开发上永远无法跟对方合作,只能运营做好的游戏;而在运营中,外国公司更新缓慢,迫使九城自己很艰难地做一些网页活动维持玩家关
注和人气,而对方并不太领情.

代理权落入网易手中后,九城和暴雪的冲突甚至进一步激化.2009年5
月.暴雪为实现《魔兽世界》的过渡交接,在九城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游戏“补丁”的名义修改了《魔兽》游戏的使用条款和最终协议,称可无条件删除玩家帐号.
一时舆论大哗,很多玩家以为此举是九城最后的反抗.为此,九城将暴雪诉之法庭.

这些绵延数年的纠葛,确实让九城感到疲惫,但绝不是其失去《魔兽》的真正原因.“技术、运营都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只有出现重大利益冲突,才会出现(暴雪
转投网易)这种事情.”一位曾与九城非常熟稔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在《魔兽》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主动放弃.就算不赚钱,只要不赔钱九城就没有理
由放弃.”

无论如何,九城已从天堂跌入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

“失去《魔兽》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朱骏对《环球企业家》说.“以前做的好,思考就不积极,现在(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自己思考.”在其看来,只要《魔
兽》的数据库在暴雪手里,对九城而言就没有做战略和吸引用户的意义.他反复强调的是:“这就是一门生意.”是生意就要看风险、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比例,没有
续签《魔兽》到底对不对,“三年以后才知道”.

无论能从过去找到多少让自己释怀的开解之辞,朱骏必须反思的是,九城何以躺在《魔兽世界》的温床上丧失了足够的危机感.“每个人在辉煌的时候总会被辉煌所
惑.最大的问题是觉得自己最厉害、最行,现在认识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如今的朱骏只能这样感叹.他曾试图从外界寻找更“清醒”的人,2008年5月,职
业经理人陈晓薇正式出任九城总裁.

2005年以前,这位曾经的电视主持人尚不知“开服”为何物,但其随后在中华网负责游戏业务时的表现可圈可点.美国工作经历和在中华网运营《热血江湖》时
与韩国企业沟通的经验,使看上去足够“国际化”的陈成为朱骏挑选出的代理人.

不幸的是,陈晓薇在关系到九城身家性命的续约问题上失手.“出事”后,关于陈将离职的传闻不绝于耳.在本刊问及如何评价陈晓薇在2009年的表现时,朱骏
不置可否地用了四个字“无可奉告”,并自嘲怎么说都不合适.但此前谈及自己的思考时,朱表示:“我要求员工对互联网一定要有感觉.如果只是管管财务签签
字,那不会把公司做好.”在列举过苹果和谷歌等靠创始人依靠激情成就极致的例子后,他感慨:“就是职业经理人做互联网,也要有激情、感觉和对未来的思
考.”不难听出此中的弦外之音(注:九城已经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出于个人发展原因,总裁陈晓薇女士于2010年5月16日任职期满后,不再续约).

《环球企业家》